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,原校区已不能满足中高职教育双轨并行办学要求,2005年4月23日,赤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学校迁址新建报告(赤发改委字[2005]323号),在新城区征地578亩。同年,7月9日举行新校址建设开工奠基仪式,时任自治区交通厅党组书记、厅长郝继业和赤峰市委书记杭桂林为新校址奠基。新校区位于王府大街以西、平双公路以南、半支箭河以北、巴林大街以东,建设规模近16万平米。

2006年11月8日至10日,学校迁往新校区。新校区面积为569.74亩(约3798万平方米),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,此次搬迁开启了学校职业教育事业的新篇章。 

唐山人的情谊

新校区建设得到全校教职工的倾力奉献和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。当时,教职工筹借的资金刚够支付征地之用,先期建设资金无果,这时唐山建设物资公司主动垫资承建。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,时任昭乌达盟委(赤峰市前身)书记周明从收音机里得知消息,果断向唐山派出救援力量。唐山人见到的第一支域外救援队就是赤峰来的,紧接着赤峰医疗队也来了。随后赤峰一建等几家建筑公司还参加了震后援建,这一切被唐山人铭记于心。当年参加救灾的刘青春也目睹这一切,后来担任唐山建设物资公司总经理,他把援建学校当成回报赤峰人民的大好机会。后来,时任校长张吉国专程登门拜会了老领导周明,向老人家汇报此事,深深被老书记这种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”的家国情怀所感染,紧紧握住老书记的手,激动的说:这就是前人栽树、后人乘凉。

地勘十院“雪中送炭”

新校区的建设,资金缺口成了最大难题。当时,张吉国校长四方奔走,仍求援无果,后来想到素有教育情怀的“邻居”——地勘十院,王文龙院长对学校发展非常关注,当即表示支持无息借给1800万元,帮学校渡过难关。2010年,学校建实验楼,资金苦无着落,地勘十院再一次伸出援手,垫资4200万元建设实验楼,又投资2000万元采购设备,无息借给1000万元建设礼堂,先后借助资金达9000多万元,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给于大力支持和帮助。